天疱疮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染。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与免疫系统异常攻击皮肤黏膜有关,而非由病原体引起。
病因与发病机制:
天疱疮的典型特征是免疫系统错误产生针对桥粒芯蛋白的抗体,导致表皮细胞间连接破坏,形成松弛性水疱。遗传易感性、药物诱发如青霉胺或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可能参与发病过程。患者常见躯干、口腔黏膜出现易破溃的薄壁水疱,破溃后形成疼痛性糜烂面。
临床分型与治疗:
寻常型天疱疮需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病情稳定期可采用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靶向治疗。落叶型天疱疮症状较轻,局部外用强效糖皮质激素如丙酸氯倍他索可能有效。所有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骨密度等药物副作用指标。
日常护理要点:
破损皮肤需用生理盐水湿敷后涂抹抗菌软膏如莫匹罗星,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饮食宜选择高蛋白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加重口腔糜烂。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禁用碱性沐浴产品。建议接种肺炎球菌疫苗预防感染,并每半年进行皮肤科随访评估病情活动度。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免疫调节,心理疏导可改善因皮损导致的社会回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