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稠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降脂药和抗凝药。
1、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黏稠度,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人群。氯吡格雷可选择性阻断血小板活化,常用于支架术后患者。替格瑞洛作为新型抗血小板药,起效更快且作用可逆。使用前需评估出血风险,胃肠道溃疡患者慎用。
2、降脂药物:
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血管内皮炎症反应。瑞舒伐他汀对甘油三酯调节效果更优,适合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普罗布考可促进胆固醇逆向转运,与他汀联用能进一步改善血脂谱。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与肌酸激酶。
3、抗凝药物:
华法林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合成,适用于房颤等血栓高风险人群。利伐沙班直接抑制Xa因子,无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达比加群酯为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食物相互作用较少。抗凝治疗需严格把握适应症,避免外伤或手术前后使用。
改善血稠需综合干预,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优先选择绿茶、菊花茶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饮品。饮食上增加深海鱼、洋葱、黑木耳等具有天然抗凝作用的食物,限制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摄入。每周进行5次以上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持续30-40分钟。戒烟并控制酒精摄入,保持规律作息。定期检测血流变指标,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基础疾病。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血液黏稠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