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常用药物包括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治疗需针对腹泻、脱水、肠道菌群紊乱等症状,药物选择主要与感染类型、脱水程度、伴随症状等因素有关。
1、止泻药物:
蒙脱石散通过吸附肠道病原体和毒素改善腹泻症状,对病毒性或细菌性肠胃炎均有效。洛哌丁胺可抑制肠蠕动,但细菌感染时需慎用。严重水样便患者可短期使用消旋卡多曲减少肠液分泌。
2、补液治疗:
口服补液盐Ⅲ能纠正轻中度脱水,含特定比例的葡萄糖和电解质。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儿童推荐低渗配方。家庭可自制糖盐水500ml水+1.75g盐+10g糖作为应急替代。
3、微生态制剂: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恢复肠道菌群平衡,缩短腹泻病程。布拉氏酵母菌散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效果显著。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能抑制致病菌生长,改善腹胀症状。
4、解痉止痛:
颠茄片可缓解肠痉挛引起的腹痛,青光眼患者禁用。匹维溴铵选择性作用于肠道平滑肌,安全性较高。持续剧烈腹痛需排除阑尾炎等急腹症。
3、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肠胃炎可选用诺氟沙星、阿奇霉素等抗生素,但需粪培养确认病原体。病毒性感染无需抗菌药物。贾第鞭毛虫感染需使用甲硝唑,疗程7-10天。
发病期间建议采用BRAT饮食香蕉、米饭、苹果泥、吐司,避免乳制品和高纤维食物。症状缓解后逐渐增加易消化的蛋白质如蒸蛋、嫩豆腐,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可饮用淡红茶、焦米汤补充水分,恢复期适当补充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