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瘤患者应首诊内分泌科或甲状腺外科。甲状腺瘤的诊疗涉及内分泌科、甲状腺外科、超声科、病理科、核医学科等多个科室协作,具体选择需根据病情阶段和检查结果决定。
1、内分泌科:
内分泌科是甲状腺功能异常的首诊科室。甲状腺瘤可能伴随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需通过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如TSH、FT3、FT4评估功能状态。对于功能性甲状腺结节或微小良性肿瘤,内分泌科医生可进行药物调控和定期随访。
2、甲状腺外科:
当肿瘤直径超过4厘米、存在压迫症状或疑似恶性时需转诊甲状腺外科。外科医生通过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FNA明确病理性质,对需手术者开展甲状腺部分/全切术。甲状腺癌根治术及淋巴结清扫也由该科室完成。
3、超声诊断科:
所有甲状腺瘤患者均需进行高频超声检查,通过TI-RADS分级评估肿瘤风险。超声科医生会描述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血流信号等特征,为后续诊疗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
4、病理科:
穿刺或术后标本需送病理科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病理报告将明确肿瘤性质如滤泡性腺瘤、乳头状癌等,Bethesda分级系统是判断良恶性的金标准,直接影响后续治疗决策。
5、核医学科:
针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核医学科负责碘131治疗和全身扫描。通过放射性碘摄取试验评估残留甲状腺组织,对转移灶进行靶向放射治疗,并定期监测甲状腺球蛋白水平。
甲状腺瘤患者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摄入,但甲亢患者应限制碘摄入。避免颈部受压和辐射暴露,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甲状腺功能稳定。术后患者需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和颈部超声。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或颈部肿块增大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