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术后可通过康复训练、药物镇痛、伤口护理、姿势调整、定期复查等方式促进恢复。术后恢复需避免过度活动、感染风险及肌肉萎缩等问题。
1、康复训练:术后早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如钟摆运动、滑轮牵拉等,6周后逐步过渡到主动抗阻训练。康复过程中需避免突然发力或过度外展动作,防止二次损伤。肌肉力量恢复可结合弹力带训练、水中运动等方式。
2、药物管理:疼痛控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塞来昔布或洛索洛芬钠等药物。若存在炎症反应,可能需短期使用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联用非甾体抗炎药。
3、伤口维护:保持术区敷料干燥清洁,术后2周内避免沾水。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体温异常需及时就医。拆线后可使用硅酮敷料预防瘢痕增生,夜间睡眠时避免压迫患侧。
4、体位调整:术后6周内使用肩关节外展支具固定,坐立时用枕头支撑患肢。避免提重物、高处取物等动作,驾车需待医生评估。侧卧时需在胸腹部垫软枕,减少肩关节压力。
5、随访监测:术后1/3/6个月需复查超声或MRI评估肌腱愈合情况。康复期间出现关节弹响、夜间痛加重等异常需及时就诊。长期需关注肩峰下撞击征等并发症,运动员恢复训练前需完成等速肌力测试。
术后饮食应增加蛋白质摄入如鱼肉、乳制品促进组织修复,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胶原合成。康复中期可进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避免羽毛球、网球等挥拍动作。睡眠时采用半卧位减轻肩部张力,日常活动使用长柄取物器减少抬臂动作。寒冷季节注意肩部保暖,空调房内可穿戴护肩。心理上需建立合理康复预期,避免因恢复期较长产生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