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肛管主要用于缓解肠梗阻、促进术后排气排便、清洁肠道及给药治疗,适用于肠梗阻患者、腹部手术后患者、需肠道准备者及局部用药需求者。
1、缓解肠梗阻:
肠梗阻患者肠道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留置肛管可引流肠内积气积液,降低肠腔压力。肠梗阻分为机械性与动力性两类,机械性梗阻常见于肠粘连或肿瘤压迫,动力性梗阻多由术后肠麻痹引起。肛管留置后需监测引流液性状,血性液体可能提示肠缺血坏死。
2、促进术后恢复:
腹部手术后肠蠕动减弱,留置肛管能加速排出肠道积气。胃肠手术患者术后24-48小时常出现腹胀,肛管刺激直肠壁可反射性增强肠蠕动。需配合早期下床活动,每2小时变换体位促进肠功能恢复。
3、清洁肠道:
结肠镜检查或肠道手术前,通过肛管灌注生理盐水或专用清肠液可清洁远端结肠。老年患者灌肠时宜采用左侧卧位,灌注速度不超过100ml/分钟。严重便秘者可采用甘油灌肠剂软化粪便。
4、局部给药: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通过肛管给予美沙拉嗪栓剂,直肠癌术后可灌注化疗药物。给药前需排空直肠,给药后保持卧位30分钟。局部用药浓度是口服药物的5-10倍,能减少全身副作用。
5、减压引流:
先天性巨结肠或直肠肛门畸形患儿,留置肛管可预防肠管过度扩张。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需定期肛管排气,配合腹部按摩效果更佳。引流袋应低于患者体位防止逆流感染。
留置肛管期间需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肛门周围皮肤。观察引流液颜色与量,出现鲜红色血液或剧烈腹痛立即报告饮食选择低渣流质,避免豆类等产气食物。每2小时翻身时检查肛管固定情况,防止滑脱或压迫皮肤。术后患者可咀嚼口香糖刺激肠蠕动,配合肛管使用效果更显著。长期留置者每周更换导管,避免直肠黏膜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