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炎多数情况下并不严重。这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的红肿、疼痛或溃疡,通常由局部刺激、感染或免疫因素引起,多数患者在1-2周内可自愈。
一、常见病因与症状表现:
口腔黏膜炎可能与机械损伤、维生素缺乏、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机械损伤如假牙摩擦或烫伤后,黏膜会出现边界清晰的溃疡;维生素B族或铁缺乏时,溃疡常反复发作伴口角炎;疱疹病毒感染则会引起成簇小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轻度发热或淋巴结肿大。
二、分级标准与对应处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分级,1级黏膜炎仅表现为红斑,可通过淡盐水漱口缓解;2级出现散在溃疡,需使用口腔溃疡贴膜保护创面;3级溃疡融合成片时,需联合局部镇痛药物;4级伴出血或进食困难者需住院进行营养支持。临床常用康复新液促进黏膜修复,疼痛明显者可短期应用利多卡因凝胶。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化疗患者出现的黏膜炎需警惕真菌感染,可用制霉菌素含漱;糖尿病患者溃疡愈合缓慢,应加强血糖监测;长期使用吸入性激素者漱口后需用碳酸氢钠溶液中和。儿童患者避免食用酸性食物,哺乳期妇女慎用含甲硝唑的制剂。
保持口腔卫生需选用软毛牙刷,餐后使用氯己定含漱液。饮食宜选择常温流质,避免辛辣、坚果等刺激性食物。每日饮用200ml鲜榨果蔬汁补充维生素C,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伴有持续发热需及时就诊排查白塞病等全身性疾病。适当进行八段锦等舒缓运动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