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鼓膜是否破裂可通过专业医学检查确诊,常见诊断标准包括耳镜检查、听力测试及鼓膜活动度评估。
耳镜检查是判断鼓膜完整性的直接方法,医生使用耳镜观察鼓膜是否存在穿孔、充血或积液。正常鼓膜呈半透明珍珠灰色,若出现边缘不规则的孔洞、血迹或脓液渗出,往往提示破裂可能。听力测试中传导性听力下降明显,气骨导差大于30分贝时需警惕鼓膜损伤。声导抗测试显示鼓室图为平坦型或高顺应性曲线,表明鼓膜失去正常振动功能。
1、外伤性鼓膜穿孔:
多由挖耳、掌击或爆炸伤导致,典型表现为突发耳痛、耳鸣及听力减退。检查可见鼓膜紧张部三角形裂孔,边缘锐利伴有新鲜出血。此类穿孔约80%可在3周内自愈,期间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若伴有眩晕或面瘫,需排除颞骨骨折可能。
2、炎症性鼓膜穿孔:
慢性中耳炎引起的穿孔多位于松弛部,呈圆形边缘钝化,常伴随黏脓性分泌物。急性期需控制感染,可选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治疗。长期不愈的穿孔可能需行鼓膜修补术,术前需通过颞骨CT评估听骨链完整性。胆脂瘤型中耳炎导致的穿孔需尽早手术清除病灶。
日常应避免用尖锐物品掏耳,游泳时佩戴耳塞防止进水。感冒期间正确擤鼻方法为单侧交替轻擤,高压氧治疗前必须确认鼓膜状态。突发耳部不适建议48小时内就诊,延误处理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或颅内感染。恢复期每日摄入足量维生素C和蛋白质,促进黏膜修复,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加重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