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晚期患者可能出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恶病质、声音嘶哑、骨痛、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征兆,需立即就医。
1、咯血:
肿瘤侵犯支气管黏膜导致血管破裂,表现为痰中带血或大量咯血。保持侧卧位防止窒息,使用止血敏、氨甲环酸等药物控制出血。
2、胸痛:
癌细胞浸润胸膜或肋骨引发持续性钝痛,可能放射至肩背部。采用三阶梯止痛疗法,从非甾体抗炎药过渡到吗啡类镇痛药。
3、呼吸困难:
胸腔积液或气道阻塞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出现端坐呼吸、紫绀。需胸腔穿刺引流,配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改善通气。
4、恶病质:
肿瘤消耗导致体重骤降、肌肉萎缩,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通过肠内营养补充乳清蛋白,必要时静脉输注脂肪乳氨基酸。
5、声音嘶哑:
纵隔淋巴结转移压迫喉返神经所致,常伴有饮水呛咳。喉镜检查确认声带麻痹,可采用声带注射填充术改善发音。
6、骨痛:
脊椎、骨盆等部位转移引发夜间痛醒,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唑来膦酸可抑制骨破坏,配合局部放疗止痛。
7、头痛呕吐:
脑转移导致颅内压增高,出现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全脑放疗控制病灶进展。
8、意识障碍:
代谢紊乱或脑疝引起嗜睡、昏迷,格拉斯哥评分≤8分。维持气道通畅,纠正高钙血症等代谢异常。
晚期肺癌患者需每日监测生命体征,饮食选择高蛋白流质如鲫鱼汤、蒸蛋羹,适当被动活动肢体预防深静脉血栓。疼痛控制应遵循按时给药原则,家属需学习叩背排痰技巧。出现发热、喘憋加重等感染征象时,及时使用广谱抗生素。心理支持方面可通过音乐疗法、抚触沟通缓解焦虑,临终阶段避免过度有创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