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可以适当运动,但需根据身体恢复情况选择低强度活动。
1、产后早期运动建议:
自然分娩产妇在产后24小时可开始床上踝泵运动或凯格尔训练,剖宫产产妇需待伤口无渗血渗液后逐步活动。早期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为目标,每次持续5-10分钟,每日2-3次为宜。注意观察恶露量及颜色变化,出现异常需立即停止。
2、产后中期运动方式:
产后2周可尝试腹式呼吸训练或改良式桥式运动,帮助盆底肌及腹直肌修复。顺产产妇此时可进行短距离散步,速度控制在每分钟60-80步,时间不超过15分钟。哺乳期运动前需排空乳房,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高强度动作引发关节损伤。
3、产后恢复期运动指导:
产后6周经医生评估后,可逐步加入产后瑜伽、游泳等全身性运动。运动强度以心率不超过220-年龄×60%为限,每周累计运动时间控制在150分钟以内。存在耻骨联合分离或盆底肌松弛者,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针对性训练。
产褥期饮食应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量达80-100克,优先选择鱼虾、瘦肉及豆制品。哺乳期每日需增加500大卡热量,多食用含钙丰富的乳制品和深绿色蔬菜。运动前后可食用香蕉、全麦面包等缓释碳水,避免空腹运动导致低血糖。保持每日7-8小时分段睡眠,采用侧卧姿势哺乳以减少腰部压力。产后42天需完成盆底肌功能评估,根据检查结果调整康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