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天疱疮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水疱、糜烂等症状,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遗传因素、药物刺激、感染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
1、水疱症状:
寻常型天疱疮最典型表现为松弛性水疱,疱壁薄易破,尼氏征阳性。水疱多出现在口腔黏膜、头皮、躯干等部位,破溃后形成疼痛性糜烂面。这类皮损具有反复发作特点,需避免抓挠并保持创面清洁。
2、黏膜损害:
约90%患者首发症状为口腔黏膜糜烂,表现为颊黏膜、牙龈等部位出现持续性溃疡,影响进食。生殖器黏膜、结膜等部位也可受累,表现为充血糜烂。黏膜损害往往早于皮肤症状出现,是早期诊断的重要线索。
3、继发感染:
破损的皮肤黏膜易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表现为脓性分泌物、周围红肿。严重者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创面护理需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必要时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4、甲周病变:
部分患者出现甲周红肿、甲板脱落等改变,与表皮松解导致的甲床损伤有关。这种特殊表现有助于与其他大疱性疾病鉴别。日常需修剪指甲避免刮伤皮肤,接触水时佩戴防护手套。
5、全身症状:
病情进展期可能出现低热、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严重者因大面积体液丢失导致电解质紊乱。长期未控制者可出现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需监测血清白蛋白水平。
患者日常应选择高蛋白软食如蒸蛋羹、鱼肉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皮损局部可外用凡士林保持湿润。病情活动期需严格防晒,外出时佩戴宽檐帽。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配合医生调整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用量。出现新发水疱、持续发热等情况应及时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