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通常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染给他人,其传播风险与具体类型有关。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播,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则无传染性。
1、细菌性传播: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能通过无保护性行为传播病原体,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淋球菌、衣原体。患者需避免性接触直至完成抗生素治疗,伴侣需同步检查。
2、非传染类型: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占病例90%以上,由前列腺充血、免疫异常或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导致。这类炎症无病原体参与,日常共用餐具、握手等接触均不会传播。
3、性行为防护:
存在尿道分泌物时建议使用避孕套,可降低细菌传播风险。治疗后需复查前列腺液培养,确认病原体清除前应保持防护措施。
4、母婴传播:
经阴道分娩时,母亲若患淋病性前列腺炎可能使新生儿感染眼炎。妊娠期发现泌尿感染需及时治疗,新生儿需接受硝酸银滴眼预防。
5、误传途径:
汗液、唾液、游泳池等非传播媒介不会携带前列腺病原体。共用马桶、衣物清洗等日常接触无需特殊消毒处理。
保持规律排尿习惯有助于缓解前列腺充血,每日饮水2000ml以上可降低尿路感染风险。建议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避免长时间骑行压迫会阴。饮食注意限制酒精及辛辣刺激,适量补充南瓜籽、西红柿等含锌及茄红素食物。出现尿频尿急症状持续一周以上需泌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