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晚期进食困难可通过营养支持治疗、药物治疗、内镜介入、手术造瘘及心理疏导等方式改善。该症状通常由肿瘤阻塞消化道、胃动力障碍、恶病质代谢紊乱、治疗副作用及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
1、营养支持:
经口摄入不足时首选肠内营养,通过鼻饲管或胃造瘘管注入营养制剂,如短肽型全营养粉、整蛋白型肠内营养乳。肠外营养适用于完全梗阻患者,静脉输注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每日热量需达到25-30kcal/kg,蛋白质补充1.2-1.5g/kg。
2、药物干预:
甲氧氯普胺可改善胃轻瘫症状,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减轻肿瘤水肿压迫。5-HT3受体拮抗剂帕洛诺司琼控制化疗相关呕吐,阿片类药物吗啡缓释片缓解疼痛性厌食。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减少胃酸刺激。
3、内镜治疗:
食管支架置入术解除贲门梗阻,球囊扩张术改善幽门狭窄。内镜下激光消融或氩离子凝固术缩小肿瘤体积。胃空肠营养管置入建立旁路喂养通道,操作创伤小于外科手术。
4、外科造瘘: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建立长期营养通路,空肠造瘘适用于十二指肠梗阻。姑息性胃肠吻合术绕过肿瘤狭窄段,手术需评估患者ECOG评分≤2分。术后需每日消毒造瘘口,预防感染性并发症。
5、心理干预:
认知行为治疗改善进食焦虑,音乐疗法降低应激反应。家属需避免强迫进食,采用小份多餐模式。抗抑郁药米氮平可同时刺激食欲,心理咨询每周2-3次为宜。
饮食选择浓流质或匀浆膳,如芝麻糊、山药粥、蛋白粉混合果汁等,每2小时摄入50-100ml。餐前用薄荷油按摩太阳穴缓解恶心,进食时保持半卧位。监测血清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每周称重记录营养状况。适当床旁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太极拳、呼吸训练每日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