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不建议不治疗。未经治疗的瘢痕疙瘩可能持续增生,导致局部瘙痒、疼痛甚至影响关节活动。
瘢痕疙瘩是皮肤创伤修复过程中胶原过度沉积形成的病理性瘢痕,医学上称为增生性瘢痕。早期表现为红色隆起硬结,随时间进展可能扩大至原伤口数倍。其形成与遗传易感性、创伤深度及局部张力密切相关。临床分为活跃期增生明显伴痒痛和稳定期停止生长但质地坚硬。
1、活跃期瘢痕疙瘩:
处于快速增生阶段的瘢痕需积极干预。压力疗法配合硅酮制剂可抑制胶原合成,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能有效缓解炎症反应。物理治疗如冷冻疗法通过破坏过度增生的纤维组织控制瘢痕进展。此阶段放任不治可能导致病灶向正常皮肤浸润性生长。
2、稳定期瘢痕疙瘩:
已停止生长的瘢痕仍需处理改善外观和功能。激光治疗可选择性破坏瘢痕内血管,脉冲染料激光对红色瘢痕效果显著。手术切除需配合术后放射治疗防止复发,适用于影响关节活动的较大瘢痕。单纯切除的复发率高达50%,必须联合综合治疗。
日常需避免搔抓和衣物摩擦刺激瘢痕,瘢痕体质者应预防外伤。维生素E按摩可能软化瘢痕组织但需持续数月,紫外线照射会加重色素沉着需严格防晒。高蛋白饮食有助于创伤修复,但瘢痕增生期应控制辛辣食物摄入。适度进行瘢痕牵拉训练可改善关节活动度,游泳等水中运动能减少皮肤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