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眼底出血是得了什么病

发布时间:2025-05-24 06:21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眼底出血可能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变性或外伤性视网膜损伤等疾病引起。主要病因包括血糖控制不佳、血压长期升高、血管栓塞、年龄相关性退行性改变以及眼部直接外力冲击。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视网膜微血管,导致血管渗漏或异常增生。早期表现为点状出血和微动脉瘤,进展期可能出现玻璃体积血甚至视网膜脱离。需通过眼底荧光造影确诊,治疗以激光光凝、抗VEGF药物如雷珠单抗和血糖管理为主。

2、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持续高血压会引起视网膜动脉痉挛、硬化,严重时出现火焰状出血和棉絮斑。常伴随视乳头水肿,需通过降压治疗如氨氯地平和眼底监测控制病情。若合并肾功能损害,出血风险显著增加。

3、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典型表现为大片火焰状出血。中央静脉阻塞比分支静脉阻塞预后更差,可能继发黄斑水肿。治疗需联合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激光治疗和玻璃体注射激素。

4、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湿性黄斑变性因脉络膜新生血管破裂出血,表现为视物变形和中心暗点。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明确诊断,需定期注射雷珠单抗或阿柏西普抑制血管增生。干性病变则以补充叶黄素为主。

5、外伤性视网膜损伤:

眼球挫伤或穿透伤可直接导致视网膜血管破裂,常伴随玻璃体积血。需通过B超排除视网膜裂孔,严重者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钝器伤还可能引发Valsalva视网膜病变。

建议出现突发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或飞蚊症加重时立即就医。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补充富含维生素C、花青素的深色蔬果。4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进行散瞳眼底检查,糖尿病患者需每3-6个月复查眼底。视网膜出血急性期需保持半卧位休息,避免用力排便和剧烈咳嗽。

上一篇:睡觉醒了就睡不着了该怎么办 下一篇:着凉感冒属于风热还是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