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可以长期服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剂量。
1、维生素D的生理作用与缺乏风险:
维生素D是维持骨骼健康的关键营养素,促进钙磷吸收,调节免疫功能和神经肌肉活动。长期缺乏可能导致佝偻病、骨质疏松或免疫力下降。北方高纬度地区居民、长期室内工作者、老年人等群体易出现不足,需通过日照、饮食或补充剂获取。
2、长期补充的注意事项:
普通成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400-800国际单位,最高耐受量为2000-4000国际单位。定期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可避免过量风险,过量补充可能引发高钙血症、肾结石等不良反应。合并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结节病等疾病者需谨慎。
3、不同人群的补充方案:
健康人群通过每日15分钟日光照射及富含维生素D食物三文鱼、蛋黄、强化乳制品即可满足需求。孕妇、哺乳期女性及骨质疏松患者需遵医嘱增加剂量,通常每日补充800-1200国际单位。婴幼儿应根据喂养方式选择适宜剂型,避免与铁剂同服影响吸收。
建议每半年检测一次维生素D水平,夏季可酌情减量。配合负重运动如快走、跳绳等增强补钙效果,避免与咖啡、浓茶同食影响吸收。出现食欲减退、多尿等异常症状时及时就医评估。日常可多食用香菇、乳制品等天然来源,减少对补充剂的单一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