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受损可通过护肝药物、病因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并发症管理、肝移植等方式治疗。肝功能受损通常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药物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护肝药物如谷胱甘肽、水飞蓟宾、甘草酸制剂可促进肝细胞修复。病毒性肝炎需抗病毒治疗,酒精性肝病需戒酒并补充B族维生素。药物性肝损伤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解毒。
2、病因控制:
乙肝患者需长期服用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脂肪肝患者需控制体重和血糖。自身免疫性肝病可能需要糖皮质激素治疗。病因治疗是阻止肝病进展的关键,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
3、生活干预:
每日摄入30g优质蛋白,选择鱼肉、豆制品等易消化食物。严格禁酒,控制每日油脂摄入不超过25g。保证23点前入睡,避免剧烈运动但需保持每日6000步步行。
4、并发症处理:
肝硬化患者出现腹水需限制钠盐,必要时利尿治疗。食管静脉曲张需定期胃镜监测,严重时行套扎术。肝性脑病患者需控制蛋白摄入,使用乳果糖减少氨吸收。
5、终末期治疗:
Child-Pugh C级肝硬化患者可考虑肝移植,手术方式包括活体肝移植、劈离式肝移植。移植后需终身服用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定期监测排斥反应和感染指标。
肝功能受损患者需建立个体化饮食方案,每日热量控制在25-30kcal/kg,蛋白质摄入1.2-1.5g/kg。运动以八段锦、散步等低强度有氧为主,每周累计150分钟。每月监测肝功能、凝血功能、甲胎蛋白等指标,肝硬化患者每3-6个月需进行超声和胃镜检查。保持接种甲肝、乙肝疫苗,避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肝毒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