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可能由药物过敏、食物过敏、昆虫叮咬、乳胶过敏、运动诱发等因素引起,严重时需立即就医并注射肾上腺素。
1、药物过敏:
青霉素、阿司匹林、造影剂等药物是常见诱因。药物过敏可能导致血管扩张、血压骤降,伴随皮肤潮红、喉头水肿等症状。出现症状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紧急情况下需肌注肾上腺素。
2、食物过敏:
花生、海鲜、鸡蛋等食物中的蛋白质可能引发IgE介导的过敏反应。患者常表现为全身荨麻疹、呕吐、呼吸困难。需严格避免过敏原,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
3、昆虫叮咬:
蜜蜂、黄蜂等膜翅目昆虫毒液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可触发过敏。叮咬后局部肿胀迅速扩散至全身,可能伴随低血压。高风险人群应进行脱敏治疗,户外活动穿防护衣物。
4、乳胶过敏:
天然乳胶制品中的蛋白质可能引起速发型超敏反应。医护人员、多次手术患者易发,表现为接触部位瘙痒后快速进展为休克。改用无乳胶手套等替代品可预防。
5、运动诱发:
食物依赖性运动诱发性过敏反应较为特殊,患者在进食特定食物后运动时发病。机制可能与血流加速导致过敏原扩散有关。建议避免进食后两小时内剧烈运动。
过敏性休克患者日常需严格规避已知过敏原,随身携带医疗警示手环。饮食选择需谨慎阅读食品标签,运动前做好防护措施。定期复查过敏原谱,严重过敏体质者建议家庭成员学习急救技能。出现胸闷、声嘶等前驱症状时立即平卧并呼叫急救,避免自行驾车就医延误抢救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