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流产的临床特点主要包括阴道流血、下腹疼痛、妊娠组织排出、子宫收缩及妊娠反应减弱或消失。这些表现通常发生在妊娠12周前,可能由胚胎发育异常、母体因素、内分泌失调、感染或免疫因素引起。
1、阴道流血:
早期流产最常见的症状是阴道流血,通常表现为少量暗红色或褐色分泌物,可能逐渐增多至鲜红色。流血量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仅有点滴出血,而完全流产时出血量较多。流血时间可持续数天至两周,需与着床出血或月经期出血鉴别。若伴随血块或组织物排出,提示妊娠物可能已部分或完全剥离。
2、下腹疼痛:
下腹部阵发性坠痛或绞痛是流产的典型表现,疼痛程度从轻微不适到剧烈痉挛不等。疼痛多始于下腹正中,可能向腰骶部或大腿放射,与子宫收缩相关。先兆流产时疼痛较轻且间歇性,难免流产则表现为规律性宫缩痛。需注意与异位妊娠、盆腔炎等急腹症鉴别。
3、妊娠组织排出:
完全流产时可见完整妊娠囊排出,部分流产则可能排出部分绒毛组织。排出的组织常为灰白色或粉红色膜状物,偶见胎芽结构。患者可能自觉有组织物从阴道脱出,此时需保留排出物供医生检查。组织完全排出后出血和疼痛通常迅速缓解,提示流产过程完成。
4、子宫收缩:
流产过程中子宫通过收缩促进妊娠物排出,表现为下腹发紧、变硬,触诊可发现子宫质地变韧。宫颈口扩张是难免流产的重要标志,妇科检查可见宫颈管缩短、宫口开大。子宫收缩频率和强度随流产进展而增加,完全流产后子宫逐渐复旧缩小。
5、妊娠反应减弱:
胚胎停育后,母体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导致乳房胀痛减轻、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消失。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长停滞或下降,超声检查可见妊娠囊变形、胎心消失。这些变化多出现在临床症状之前,是诊断稽留流产的重要依据。
对于出现早期流产症状的孕妇,建议立即卧床休息并避免体力活动,保持外阴清洁以防感染。饮食上需增加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预防贫血,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流产后1个月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定期复查超声确认宫腔无残留。心理支持尤为重要,可通过正念减压或心理咨询缓解焦虑情绪。若出血超过月经量或持续腹痛发热,需急诊排除不全流产或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