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肿可通过观察皮肤凹陷、对称性肿胀、体重波动、按压回弹测试、尿液检查等方式判断。浮肿通常由长时间站立、高盐饮食、静脉回流障碍、肾脏疾病、心脏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
1、皮肤凹陷:
用手指按压肿胀部位5秒后松开,若皮肤出现持续凹陷凹陷性水肿,常见于下肢或眼睑。生理性因素如久坐久站可通过抬高肢体缓解,病理性因素需排查肾脏或心脏问题。
2、对称性肿胀:
双下肢对称肿胀多与全身性疾病相关,如肾病综合征可能伴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单侧肿胀需警惕深静脉血栓,伴随患肢疼痛、皮温升高。
3、体重波动:
短期内体重增加1公斤以上可能提示水钠潴留。记录晨起空腹体重,连续3天增幅超过2%时,需限制钠盐摄入并监测24小时尿量。
4、按压回弹测试:
非凹陷性水肿常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或淋巴回流障碍,按压后皮肤立即回弹。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伴随怕冷、嗜睡,需检查TSH水平。
5、尿液检查:
泡沫尿或尿蛋白阳性提示肾性水肿,需完善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心源性水肿常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建议检测BNP、心电图。
每日钠摄入控制在3克以下,选择冬瓜、薏仁等利水食物;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每小时活动下肢促进循环;睡眠时垫高下肢15厘米。若水肿持续超过72小时或伴随呼吸困难、尿量减少,需立即排查心肾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