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后建议通过嵌体修复、全冠修复、桩核冠修复等方式保护患牙。牙齿失去牙髓营养后脆性增加,易发生折裂。
1、嵌体修复:适用于缺损较小的后牙,采用黄金合金或瓷嵌体覆盖咬合面。嵌体能恢复牙齿形态并分散咬合力,避免剩余牙体组织劈裂。治疗前需评估剩余牙体量是否足够支撑修复体。
2、全冠修复:全瓷冠或金属烤瓷冠可360度包裹患牙,适用于大面积缺损的前后牙。全冠能隔绝外界刺激,防止细菌侵入根管系统。修复后需避免啃咬硬物,定期检查边缘密合度。
3、桩核冠修复:当牙体缺损达龈下时,需先植入纤维桩或金属桩重建支撑结构,再制作全冠。桩核系统能增强牙齿抗折强度,尤其适用于前牙美学区修复。操作需保证至少2mm根尖封闭。
4、临时冠过渡:正式修复前应佩戴树脂临时冠2-4周,观察有无疼痛或根尖病变。临时冠可维持咀嚼功能,防止牙齿移位。出现咬合不适需及时调磨,避免创伤性咬合。
5、特殊考量:磨牙症患者建议选择金属咬合面,青少年可暂缓修复等待颌骨发育。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后再修复,吸烟者需提前戒烟降低修复体失败风险。
修复后每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清洁冠边缘。避免用修复牙咬硬糖、冰块等坚硬食物,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游泳时佩戴咬合垫防止氯腐蚀,夜间磨牙者需定制颌垫。修复体正常使用年限约8-15年,出现松动、崩瓷或牙龈红肿需立即复诊。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继发龋或根尖病变,X线片检查建议每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