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感冒发烧可通过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药物缓解症状,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环境温度变化、过度疲劳等原因引起。

1、病毒感染:
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表现为鼻塞、咽痛、低热。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一般无需抗生素治疗。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用生理盐水漱口缓解咽部不适。
2、细菌感染:
细菌性扁桃体炎或鼻窦炎可能引起高热超过38.5℃,伴随脓涕、淋巴结肿大。细菌感染需就医确诊,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头孢克洛、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持续发热三天以上需复查血常规。

3、免疫力调节:
维生素C补充剂可缩短病程,每日剂量不超过200毫克。锌制剂如葡萄糖酸锌能抑制病毒复制,建议短期服用7-10天。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肌负担。
4、退热药物选择:
体温38℃以下建议物理降温,38.5℃以上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间隔4-6小时一次。布洛芬缓释胶囊适用于伴有头痛或肌肉酸痛者,消化道溃疡患者慎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禁用于水痘或流感患儿。
5、并发症预防:
感冒可能诱发中耳炎或肺炎,出现耳痛、呼吸急促需及时就诊。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变化,高血压患者避免含伪麻黄碱的复方感冒药。孕妇发热首选物理降温,用药需产科医生指导。

感冒期间宜选择小米粥、百合银耳羹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每天进行鼻腔蒸汽吸入2-3次,保持室内湿度50%-60%。症状加重时监测体温变化,出现意识模糊、持续呕吐、胸痛等危急表现需立即急诊处理。恢复期可进行八段锦、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逐步提升运动量至病前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