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通常不会引起耳朵疼痛。该疾病主要表现为短暂性眩晕,与头部位置变化相关,由耳石器内碳酸钙结晶脱落刺激半规管引发。
耳石症的核心症状是体位性眩晕,当患者头部转向特定方位时,会出现持续数秒至一分钟的强烈旋转感,可能伴随恶心呕吐。这种眩晕具有重复性,即相同头位可诱发相同症状。部分患者会描述为“天旋地转”或“床要翻倒”,但耳部本身无疼痛、流脓、耳鸣等不适。
耳石症与耳部疼痛的鉴别:
若出现耳朵疼痛需考虑其他耳科疾病。急性中耳炎表现为耳深部跳痛伴听力下降;外耳道炎多为牵拉耳廓时疼痛加剧;突发性耳聋可能伴随耳鸣耳闷感。耳石症患者耳部检查通常无异常,通过变位试验如Dix-Hallpike测试可观察到特征性眼震。
耳石复位治疗与日常管理:
耳石复位手法是首选治疗方式,通过系列头位变换使游离耳石回归椭圆囊。常用Epley复位法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治疗后需保持头部直立48小时。日常应避免突然低头、仰头动作,睡眠时垫高床头30度。眩晕发作期需有人陪同防止跌倒,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
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前庭功能恢复,建议每日进行Brandt-Daroff习服练习:坐位快速侧卧至诱发眩晕体位,维持30秒或直至眩晕消失,重复10次为一组。饮食注意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酒精、咖啡因等可能加重眩晕的物质。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平衡训练,避免剧烈旋转类运动。若眩晕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听力改变、头痛等症状,需进一步排除前庭性偏头痛、听神经瘤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