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喉炎应优先就诊于儿科或耳鼻喉科。该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和吸气性喉鸣,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分诊建议根据症状严重程度选择:轻度症状可至儿科门诊,中重度呼吸困难需急诊儿科或耳鼻喉科处理。

1、儿科首诊:
儿科医生能快速识别喉炎典型症状,评估患儿呼吸状态。对于轻度喉炎,儿科可开具雾化吸入治疗如布地奈德混悬液,并指导家庭护理。若出现三凹征等中度症状,儿科会联合耳鼻喉科会诊。
2、耳鼻喉专科:
耳鼻喉科擅长处理气道梗阻等急症,能通过喉镜检查明确声门下水肿程度。对于需要气管切开的重症患儿,耳鼻喉科可实施紧急气道管理。该科室还具备喉部给药等特殊治疗手段。
3、急诊绿色通道:
夜间突发喉梗阻或安静时仍有喉鸣的患儿,需立即通过急诊科就诊。急诊医生会优先处理气道问题,监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肾上腺素雾化或糖皮质激素注射。
4、重症监护介入:
当出现发绀、意识改变等Ⅳ度喉梗阻表现时,需转入PICU儿科重症监护室。重症团队能实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进行血气分析等监测,同时处理可能并发的肺炎或心力衰竭。
5、多科协作:
合并先天性气道畸形或免疫缺陷的复杂病例,需儿科、耳鼻喉科、呼吸科等多学科联合诊疗。这类患儿可能需要支气管镜检查排除异物,或免疫球蛋白治疗特殊感染。
患儿发病期间应保持环境湿度40%-60%,避免哭闹加重缺氧。可少量多次饮用温凉流食,如米汤、梨水缓解咽部不适。观察呼吸频率是否超过40次/分钟,出现鼻翼扇动或青紫时需立即就医。恢复期避免接触烟雾、冷空气等刺激因素,按医嘱完成雾化疗程,定期复查喉部恢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