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龋可能影响恒牙发育。乳牙龋坏严重时会导致牙根炎症,波及下方恒牙胚,造成釉质发育不全或恒牙萌出异常。
1、奶瓶龋对恒牙的危害机制:
乳牙龋齿发展为深龋或牙髓炎后,细菌可能通过根尖孔感染恒牙胚。恒牙胚表面成釉细胞受损会导致釉质矿化异常,表现为新萌出恒牙表面白垩色斑块或凹陷。严重感染可能造成恒牙萌出方向偏移,甚至导致阻生。乳牙早失还可能引起邻牙移位,导致恒牙排列不齐。
2、不同阶段的干预措施:
早期浅龋可通过涂氟或窝沟封闭阻止发展,中龋需去除腐质后充填。若已出现牙髓感染,需进行乳牙根管治疗保留患牙。乳牙过早缺失时需佩戴间隙保持器。恒牙釉质发育不全者可待换牙后通过树脂修复或贴面改善。
预防奶瓶龋需避免夜间含奶瓶入睡,每次哺乳后清洁牙龈。出牙后改用纱布蘸温水擦拭牙面,1岁后学习使用牙刷。定期口腔检查应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开始,每3-6个月检查一次。控制甜食摄入频率,避免长时间接触酸性食物。发现乳牙变色或缺损应及时就诊,延误治疗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恒牙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