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腺癌可通过手术切除、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式干预。疾病可能与基因突变、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便血、肠梗阻等症状。
1、手术切除:根治性手术是早期结肠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右半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等术式。对于局部进展期患者可能需联合淋巴结清扫,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监测复发。
2、化学治疗:常用方案包含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的XELOX方案,或联合亚叶酸钙的FOLFOX方案。辅助化疗适用于Ⅲ期患者或高风险Ⅱ期患者,可降低复发率约20%。
3、放射治疗:多用于直肠部位肿瘤的术前新辅助放疗,通过三维适形放疗或调强放疗精准定位病灶。对于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局部放疗可有效缓解症状。
4、靶向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可联合化疗使用,EGFR抑制剂西妥昔单抗适用于RAS野生型患者。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指导用药选择。
5、免疫治疗: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适用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的转移性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激活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需监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日常饮食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兰花,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术后患者需循序渐进恢复体能。定期监测肿瘤标志物CEA水平,术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腹部CT。出现持续腹痛、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遗传高风险人群建议进行APC基因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