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眼底筛查结果正常仍需定期复查。眼底筛查是排查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的重要手段,但部分病变可能随生长发育逐渐显现。
新生儿眼底筛查主要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先天性白内障等疾病。筛查结果正常仅代表当前未发现明显异常,不能完全排除未来发病风险。婴幼儿视觉系统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眼底结构可能随月龄增长发生变化,尤其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婴儿更需重视随访。
需重点复查的情况: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应每3-6个月复查,直至视网膜血管发育成熟。出生时存在宫内感染史、家族性眼病史的新生儿,建议每6个月进行追踪检查。若日常观察到婴儿出现追视困难、瞳孔发白等异常表现,需立即就医复查眼底。
常规复查建议:
足月健康新生儿可在3月龄、6月龄进行基础复查,1周岁前完成至少2次眼底检查。复查项目除常规眼底照相外,可能根据初筛结果增加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医疗机构通常采用广角眼底成像系统,检查过程无创安全。
家长日常需观察婴儿对光线反应、眼球运动是否协调,避免强光直射眼睛。哺乳期母亲可适当增加富含DHA、叶黄素的食物,如深海鱼、蛋黄等。复查期间若发现异常,可通过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切除术等治疗,多数患儿经干预后可保留有效视力。定期随访能最大限度降低不可逆性视力损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