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孕症状主要包括停经、乳房胀痛、恶心呕吐、疲劳嗜睡和尿频。这些表现与激素水平变化相关,多数在妊娠6周左右出现。
1、停经:
月经推迟是妊娠最早且最典型的信号。受精卵着床后,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上升,抑制卵巢排卵功能导致月经停止。育龄期女性若平时月经规律,停经超过10天需优先考虑妊娠可能,建议使用早孕试纸检测或就医确认。
2、乳房胀痛:
孕激素和雌激素协同作用会刺激乳腺发育,表现为乳房敏感、胀痛或乳晕颜色加深。部分孕妇可能发现乳房静脉显露或蒙氏结节增大。这些变化通常在受孕后1-2周开始出现,属于生理性适应过程,穿戴支撑型内衣可缓解不适。
3、恶心呕吐:
约50%-80%孕妇会出现晨间恶心,医学上称为妊娠剧吐。这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骤升相关,常发生于妊娠第6周至12周。少量多餐、避免空腹、摄入姜制品或维生素B6可改善症状,严重脱水者需静脉补液治疗。
4、疲劳嗜睡:
孕早期黄体酮水平升高会引发持续倦怠感,机体为适应胎儿发育会降低基础代谢率。孕妇常出现日间嗜睡、夜间睡眠时间延长等现象,通常持续至孕中期缓解。建议每日午休30分钟,同时检测血红蛋白排除妊娠期贫血。
5、尿频:
子宫增大压迫膀胱是主要原因,孕激素还会松弛尿道括约肌。从妊娠6周开始出现夜尿增多,孕晚期可能加重。需注意与尿路感染鉴别,若无排尿疼痛可通过控制晚间饮水量缓解,每日保持1500-2000毫升总摄入量。
建议孕妇保持均衡饮食,重点补充叶酸、铁和钙质,适量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出现阴道出血、剧烈腹痛或持续呕吐等异常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定期产检可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孕12周前建议建立妊娠保健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