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可采用摇篮式、交叉式、橄榄球式、侧卧式、半躺式等姿势,选择适合的姿势有助于提升喂养舒适度与效率。
1、摇篮式:
母亲坐直将婴儿横抱于胸前,头部枕在肘窝处,前臂支撑背部,手掌托住臀部。这种经典姿势适合足月健康婴儿,便于观察含接状态。哺乳时可用枕头垫高手臂减轻肩部压力,注意保持婴儿头颈脊柱呈直线,避免乳房压迫婴儿鼻腔。
2、交叉式:
用与哺乳乳房相反侧的手臂支撑婴儿,手掌张开托住头颈部,另一只手呈C形托住乳房。该姿势能更精准控制婴儿头部位置,适合早产儿或含接困难的情况。注意避免手指过于靠近乳晕影响婴儿吸吮,哺乳过程中可随时调整手臂高度。
3、橄榄球式:
将婴儿身体夹在母亲腋下,双腿向后伸展,用同侧手掌支撑其头颈部。剖宫产产妇或双胞胎喂养时多采用此姿势,能避免腹部伤口受压。需在婴儿身下垫高支撑物保持体位稳定,哺乳时注意调整乳房角度避免拉扯。
4、侧卧式:
母婴面对面侧卧于床上,婴儿腹部贴紧母亲身体,母亲用下方手臂枕住头部或轻扶婴儿背部。夜间哺乳或产后恢复期推荐此姿势,能显著减少腰部疲劳。需确保床垫不过软,婴儿口鼻与乳房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母亲哺乳时睡着引发窒息风险。
5、半躺式:
母亲后仰约40度靠在沙发或床头,婴儿俯卧于母亲胸腹部,依靠重力贴合身体。生物养育法推荐的自然姿势,尤其适合新生儿寻乳反射强烈阶段。哺乳过程中婴儿可自主调整头部位置,母亲只需轻扶臀部保持稳定,注意环境温度避免母婴着凉。
哺乳前后可饮用温热的木瓜鲫鱼汤或牛奶补充水分,选择宽松前开扣哺乳衣方便操作。每日进行肩颈环绕运动缓解肌肉紧张,哺乳间隙用温毛巾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若出现乳头皲裂或乳腺堵塞,应及时咨询哺乳顾问调整姿势,必要时使用纯羊脂膏保护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