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乙肝疫苗后可通过观察局部反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接种部位清洁、监测体温变化、注意饮食调节等方式护理。
1、观察局部反应:
接种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硬结或轻微疼痛,属于正常免疫反应。无需特殊处理,通常2-3天自行消退。避免抓挠或热敷刺激,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若出现直径超过3厘米的硬结或持续渗液需就医。
2、避免剧烈运动:
接种后24小时内限制跑步、游泳等高强度活动。剧烈运动可能加速疫苗成分扩散,增加肌肉酸痛风险。建议选择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接种侧手臂减少负重活动。
3、保持部位清洁:
注射部位24小时内避免沾水,防止细菌感染。次日可正常沐浴,但忌用力搓洗。出现轻微瘙痒时可用生理盐水轻柔擦拭,禁止使用酒精、碘伏等刺激性消毒剂。
4、监测体温变化:
少数人群接种后6-12小时可能出现低热≤38.5℃,适当增加饮水或物理降温即可。体温超过38.5℃或持续超过24小时,需考虑合并感染可能,应及时检测血常规。
5、注意饮食调节:
接种后三天内避免海鲜、辛辣等易致敏食物。每日保证1500ml饮水促进代谢,增加鸡蛋、瘦肉等优质蛋白摄入。哺乳期妇女正常喂养,无需中断母乳。
接种后两周内避免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类药物。日常可进行快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应答。保持规律作息,接种完成一个月后需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评估免疫效果。出现荨麻疹、呼吸困难等速发型过敏反应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