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胀持续一周可能由牙菌斑堆积、智齿阻生、牙周炎、龋齿继发感染或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牙菌斑堆积:
口腔清洁不足导致牙菌斑矿化形成牙结石,刺激牙龈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局部红肿、探诊出血,可通过超声波洁治清除菌斑,配合氯己定含漱液控制感染。日常需使用巴氏刷牙法并定期洁牙。
2、智齿阻生:
第三磨牙萌出受阻时易形成盲袋积存食物残渣,引发冠周炎。伴随张口受限、放射性疼痛,需拍摄曲面断层片评估阻生类型。急性期需局部冲洗上药,炎症控制后考虑拔除阻生齿。
3、牙周炎进展:
慢性牙龈炎未及时治疗可发展为牙周炎,牙周袋深度超过3毫米时会出现持续性肿胀。可能伴随牙齿松动、口臭,需进行龈下刮治配合多西环素等药物控制骨吸收。
4、龋齿继发感染:
深龋导致牙髓坏死时,根尖周组织可能形成脓肿并向牙龈窦道排脓。需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严重者需切开引流。X线片可见根尖区透射影是诊断依据。
5、全身因素影响:
糖尿病、血液病等系统性疾病会降低牙龈修复能力。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等药物也可能引起牙龈增生。需检测空腹血糖、血常规等指标排查原发病。
建议肿胀期间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用温盐水含漱减轻不适。选择软毛牙刷减少机械刺激,增加维生素C摄入促进愈合。若伴随发热或肿胀扩散需立即就诊,持续性肿胀超过两周应进行牙周探诊和影像学检查。孕妇出现牙龈肿胀需优先考虑妊娠期龈炎,应在产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