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种植体周围炎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5-04-17 13:42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种植体周围炎可能由菌斑堆积、咬合创伤、全身系统性疾病、种植体周围骨吸收、修复体设计不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菌斑控制、咬合调整、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修复体更换等方式治疗。

1、菌斑堆积:口腔卫生不良导致细菌在种植体周围积聚,引发炎症反应。日常需使用软毛牙刷、牙线及冲牙器清洁种植体颈部,定期进行专业洁治。病理性菌斑可能与糖尿病、免疫抑制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龈红肿、探诊出血等症状。局部可应用氯己定含漱液,必要时口服多西环素控制感染。

2、咬合创伤:修复体承受过大咬合力导致种植体周围组织损伤。通过调磨修复体咬合面、制作咬合垫分散压力。病理性咬合创伤可能与夜磨牙症、颞下颌关节紊乱有关,常伴随种植体松动、叩诊疼痛。采用肉毒杆菌素注射或佩戴咬合板进行干预。

3、系统性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代谢性疾病影响骨结合。需控制空腹血糖在7mmol/L以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这类患者种植体周围炎进展较快,易出现溢脓、深牙周袋。建议联合内分泌科治疗原发病,局部使用米诺环素缓释剂。

4、骨吸收不足:种植体植入时骨量不足或后期发生吸收。采用引导骨再生术,植入Bio-Oss骨粉联合可吸收膜。吸烟者骨吸收风险增加2倍,典型表现为种植体周围超过3mm的透射影。需绝对戒烟,严重者需行上颌窦提升术。

5、修复体设计:修复体边缘不密合或形态不良刺激软组织。重新制作具有1mm光滑颈缘的修复体,避免采用悬臂设计。金属过敏患者可能出现周围黏膜白斑,需更换为氧化锆全瓷修复体。数字化导板辅助设计可降低机械刺激风险。

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需每日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缝刷清洁,避免咀嚼硬物。每周进行3次30分钟有氧运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深海鱼、坚果等抗炎食物摄入。修复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通过影像学监测骨结合情况。出现持续性疼痛或溢脓需立即就诊,晚期病例可能需要种植体取出并行位点保存术。

上一篇:如何预防坏疽性脓皮病 下一篇:古汉养生精口服液有什么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