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孕期为什么要进行血糖监测

发布时间:2025-04-04 15:20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孕期血糖监测可预防妊娠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血糖异常可能由激素变化、饮食失衡、体重增长过快、胰岛素抵抗、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激素影响:

胎盘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等会拮抗胰岛素功能,导致妊娠中晚期血糖升高。建议孕16周后每周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发现异常需减少精制碳水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膳食纤维。

2、饮食管理:

过量高糖高脂饮食会加重血糖波动。每日主食控制在200-250克,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藜麦,搭配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分5-6餐进食避免血糖骤升。

3、体重控制:

孕期体重增长过快会加剧胰岛素抵抗。根据孕前BMI制定增重计划,正常体重者增重11-16公斤为,每周进行150分钟散步、孕妇瑜伽等中等强度运动。

4、胰岛素抵抗:

可能与遗传易感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口渴、尿频、乏力等症状。确诊妊娠糖尿病需医学营养治疗,必要时使用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控制血糖。

5、遗传风险:

直系亲属有糖尿病史者患病风险增加2-4倍。这类孕妇应在孕早期进行糖耐量筛查,若出现羊水过多、胎儿偏大等症状需加强监测,分娩后6-12周复查糖代谢情况。

孕期血糖管理需结合饮食调整与适度运动,每日监测血糖4-7次并记录数据,避免空腹血糖超过5.3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6.7mmol/L。出现视力模糊、反复尿路感染等异常应及时就医,产后坚持母乳喂养可降低母婴远期糖尿病风险。

上一篇:增加白细胞的药物 下一篇:孕妇吃叶酸有哪些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