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可通过抗病毒药物、退热镇痛药物、口腔喷雾剂、免疫调节药物、中药制剂等方式治疗。手足口病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症状。
1、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早期使用能缩短病程,适用于重症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退热镇痛: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可缓解发热和口腔疼痛。体温超过38.5℃时建议使用,需注意间隔时间和最大日剂量。
3、口腔护理:
利多卡因喷雾、西瓜霜喷剂能减轻口腔溃疡疼痛。进食前使用局部麻醉喷雾,配合康复新液漱口促进黏膜修复。
4、免疫调节:
干扰素喷雾、匹多莫德口服液可增强局部免疫力。适用于反复发作或疱疹面积较大的患儿,需连续使用5-7天。
5、中药辅助:
蓝芩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具有抗病毒功效。中药制剂需辨证使用,风寒型患儿禁用寒凉药物。
患病期间宜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口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疹。体温持续超过39℃、出现肢体抖动或嗜睡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蛋白质,促进黏膜和皮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