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虫性阴道炎可能导致不孕。滴虫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可能影响生殖系统功能,但及时规范治疗可显著降低不孕风险。
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典型症状包括黄绿色泡沫状分泌物、外阴瘙痒及灼热感。炎症长期存在时,滴虫可能上行感染至宫颈、子宫内膜甚至输卵管。输卵管黏膜受损后易形成粘连或堵塞,阻碍精卵结合或受精卵运输,这是导致不孕的主要机制。急性期患者还可能因性交疼痛减少同房频率,间接影响受孕机会。
滴虫性阴道炎合并其他感染时风险更高。约30%患者同时存在细菌性阴道病,混合感染会加重黏膜损伤。衣原体或淋球菌共感染可能加速输卵管病变进程。炎症环境下,阴道分泌物酸碱度改变会降低精子活力,宫颈黏液性状异常也会妨碍精子穿透。
规范治疗可阻断疾病进展。硝基咪唑类药物能有效杀灭滴虫,配偶需同步治疗以防重复感染。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完成疗程后需复查确认病原体转阴。合并盆腔炎者需延长抗生素使用周期,严重输卵管病变可能需腹腔镜手术松解粘连。
日常护理需注重外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炎症反应。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但应避免游泳、盆浴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的活动。计划妊娠者建议治愈后3个月再尝试受孕,确保生殖道环境完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