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风湿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
一、抗风湿药物:
抗风湿药物是类风湿关节炎的核心治疗手段,可延缓关节破坏。甲氨蝶呤为首选药物,能抑制免疫异常反应,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来氟米特适用于对甲氨蝶呤不耐受者,具有调节免疫和抗炎作用。羟氯喹对早期轻症患者有效,可改善关节肿胀症状。这类药物起效较慢,需持续用药3-6个月才能评估疗效。
二、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用于缓解关节疼痛和晨僵症状。塞来昔布选择性抑制炎症介质,胃肠道副作用较小。双氯芬酸钠镇痛效果显著,但长期使用需注意肾功能。此类药物治标不治本,应与抗风湿药物联用,避免空腹服用以减少胃黏膜刺激。
三、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急性发作期短期控制炎症。泼尼松能快速减轻关节肿胀,使用剂量应随症状缓解逐步递减。局部关节注射曲安奈德可靶向改善单个关节症状,每年注射次数不宜超过3次。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血糖升高,需配合钙剂补充。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需保持适度关节活动,选择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饮食应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亚麻籽,减少红肉摄入以降低炎症反应。关节保暖很重要,寒冷天气可使用护膝护腕。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和炎症指标,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保持乐观心态,加入病友互助组织有助于长期管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