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低烧可通过补充电解质、调整饮食、物理降温、口服补液盐、抗感染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食物中毒、肠道菌群失调、受凉等原因引起。
1、补充电解质:
腹泻伴随低烧容易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可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加重腹泻,每小时补充100-200毫升液体,观察尿液颜色保持淡黄色为宜。
2、调整饮食:
采用BRAT饮食法香蕉、米饭、苹果泥、吐司,暂时避免乳制品和高纤维食物。少食多餐减轻肠道负担,症状缓解后逐步添加蒸蛋、白粥等易消化食物,恢复期可食用山药、南瓜等健脾食材。
3、物理降温:
体温低于38.5℃时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式。保持室内通风,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避免捂热导致体温骤升。监测体温变化频率,腋下测温需擦干汗液后测量。
4、口服补液盐: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口服补液盐Ⅲ可预防脱水,每包冲调250毫升温水,按每次腹泻后饮用10毫升/公斤体重补充。严重脱水时需静脉补液,出现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等表现应立即就医。
5、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肠炎可选用诺氟沙星、蒙脱石散、益生菌三联疗法。轮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主要采取对症治疗。血便、持续高热超过48小时需进行粪便培养和血常规检查。
发病期间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脱水风险。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促进肠道蠕动,每日饮用2000毫升以上温水。饮食遵循从流质、半流质到软食的渐进原则,适当补充锌制剂有助于肠黏膜修复。注意餐具消毒和手部卫生,如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意识模糊等严重表现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