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手术可通过门诊手术、日间手术、短期住院等方式治疗。直肠息肉通常由饮食结构失衡、慢性炎症刺激、遗传因素、腺瘤性息肉、家族性息肉病等原因引起。
1、门诊手术:
直径小于5毫米的带蒂息肉适合门诊肠镜下切除,术后观察2小时无出血即可离院。术前需完成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术后24小时进食流质饮食,避免剧烈运动。
2、日间手术:
1-2厘米广基息肉可选择日间手术模式,上午住院完成肠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术后监测6-8小时。需家属陪同,当日离院前需确认无腹痛、血便等并发症。
3、短期住院:
直径超过2厘米的息肉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需住院1-3天。住院期间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需心电监护24小时,静脉输注止血药物如蛇毒血凝酶、氨甲环酸。
4、腺瘤性息肉:
可能与APC基因突变、胆汁酸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便潜血阳性、里急后重感等症状。需行超声肠镜检查评估浸润深度,直径>3厘米者需转开腹手术。
5、家族性息肉病:
可能与FAP基因缺陷、Wnt信号通路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结肠多发息肉、腹泻等症状。建议每2年肠镜监测,累计息肉超过100枚需预防性全结肠切除术。
术后饮食遵循从清流质过渡到低渣饮食原则,推荐米汤、蒸蛋羹、嫩豆腐等食物。恢复期避免骑自行车、深蹲等增加腹压运动,术后1个月复查肠镜。家族性息肉病患者需进行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日常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可降低息肉复发风险。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便血超过50毫升需立即返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