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病对寿命的影响程度因人而异,早期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由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肝细胞引发的慢性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三种类型。疾病进展速度与个体免疫状态、肝脏损伤程度及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通过血清抗体检测、肝穿活检等检查明确分型后,多数患者经免疫抑制剂或熊去氧胆酸等药物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肝功能指标稳定者生存期接近正常人群。若未及时干预,可能逐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衰竭,此时需评估肝移植指征。
日常需严格戒酒并避免肝毒性药物,每3-6个月监测肝功能与超声。高蛋白、低脂饮食有助于肝细胞修复,推荐食用鱼肉、豆腐等优质蛋白。适度有氧运动如太极拳可增强免疫力,但出现腹水或食管静脉曲张时应限制活动强度。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对调节免疫平衡尤为重要,家属应关注患者抑郁焦虑倾向并及时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