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损伤可通过留置双J管、输尿管吻合术、抗生素治疗、尿液引流、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输尿管损伤通常由外伤、医源性损伤、结石嵌顿、肿瘤压迫、先天畸形等原因引起。
1、留置双J管:输尿管部分断裂或狭窄时,通过膀胱镜置入双J管支撑引流。双J管可维持输尿管通畅,促进损伤部位愈合,通常留置4-6周。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导管移位。
2、输尿管吻合术:完全断裂或严重缺损需手术重建。端端吻合术适用于短段缺损,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用于远端损伤。手术需采用可吸收缝线,术后配合影像学评估吻合口愈合情况。
3、抗生素治疗:预防性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开放性损伤或合并感染时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疗程通常持续7-14天。治疗期间需监测肾功能变化。
4、尿液引流:经皮肾造瘘适用于无法立即修复的复杂损伤。通过超声引导穿刺肾盂,外接引流袋减少尿液外渗。引流期间保持造瘘管通畅,记录每日尿量及性状变化。
5、定期复查:术后3个月行静脉尿路造影或CT尿路成像评估修复效果。长期随访需关注腰痛、血尿、发热等症状,警惕输尿管狭窄或肾积水等并发症。
输尿管损伤后需限制高草酸饮食如菠菜、坚果,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ml以上。恢复期避免负重及腰部剧烈扭转动作,3个月内禁止骑自行车等挤压盆腔的运动。观察排尿是否通畅,出现持续腰痛或尿量骤减需及时复诊。合并肾功能损害时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