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老人出现肌少症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4-17 13:37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肌少症可通过蛋白质补充、抗阻训练、维生素D摄入、慢性病管理、定期筛查等方式预防。该症状通常由衰老代谢下降、营养不良、激素水平变化、炎症因子累积、慢性疾病消耗等原因引起。

1、蛋白质补充:每日摄入1.2-1.5g/kg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乳清蛋白粉。蛋白质合成能力随年龄增长降低,需分散在三餐补充,乳清蛋白的亮氨酸含量高,可优先选择。

2、抗阻训练:每周3次弹力带或器械训练,重点锻炼下肢大肌群。渐进式负荷刺激肌纤维增生,结合平衡训练可降低跌倒风险,社区康复中心常配备适老化器材。

3、维生素D调节:每日晒太阳15分钟或补充400-800IU维生素D。老年人皮肤合成能力减退,缺乏时影响钙吸收和肌肉收缩功能,检测血清25OHD应维持在30ng/ml以上。

4、慢病控制:规范治疗糖尿病、心衰等基础病。高血糖导致肌蛋白分解加速,心衰患者活动受限易致肌肉萎缩,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心功能维持在Ⅱ级以内。

5、肌量监测:每年用握力计或步速测试筛查。男性握力<28kg、女性<18kg提示风险,步速<0.8m/s需进一步做双能X线吸收测定,社区医院可开展简易评估。

预防肌少症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方案,饮食上增加乳制品、深海鱼、豆类摄入,运动采用八段锦、水中太极等低冲击项目,居家使用防滑垫和沐浴椅减少意外损伤,体检时加入人体成分分析跟踪肌肉量变化。

上一篇:腹外疝术后过多长时间可以下床活动 下一篇:前列腺肥大吃啥食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