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盆底超声检查能查出什么病

发布时间:2025-05-24 06:57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盆底超声检查可筛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肛提肌损伤、膀胱膨出及直肠膨出五种常见疾病。

1、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超声能动态观察尿道膀胱连接部移动度,评估尿道括约肌功能。当腹压增加时出现不自主漏尿,超声可见尿道旋转角增大、膀胱颈下移等特征性表现。轻中度患者可通过凯格尔运动改善,重度需考虑悬吊术治疗。

2、盆腔器官脱垂:

通过测量膀胱颈、子宫颈及直肠壶腹位置变化,判断子宫脱垂、阴道穹窿脱垂程度。常见于经产妇或绝经后女性,表现为下坠感或肿物脱出。轻度脱垂使用子宫托保守治疗,III度以上需行盆底重建手术。

3、肛提肌损伤:

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肛提肌撕裂、变薄等结构性损伤,多见于难产或产钳助产患者。这类损伤可能导致排便功能障碍或性交痛,生物反馈训练是首选康复手段,严重裂伤需手术修复。

4、膀胱膨出:

超声可量化膀胱后壁突入阴道的程度,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等症状。长期腹压增高是主要诱因,早期通过避免重体力劳动和膀胱训练改善,膨出超过处女膜缘需行膀胱悬吊术。

5、直肠膨出:

检查时可见直肠前壁向阴道后壁突出,形成疝囊结构。患者常有排便不尽感或需手助排便,便秘会加重病情。调整膳食纤维摄入和排便习惯是关键,重度膨出需经肛或经阴道手术修补。

建议检查前1小时排空膀胱,穿着宽松衣物便于暴露检查部位。产后42天、围绝经期女性及长期便秘者应定期筛查,发现异常需结合尿流动力学检查进一步评估。日常坚持盆底肌锻炼,避免久蹲、久站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摄入足够膳食纤维预防便秘,这些措施有助于维护盆底健康。出现持续漏尿、下体坠胀感或排便异常时,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

上一篇:月经延迟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醋氯芬酸片属于激素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