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的治疗药物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常用药物包括抗生素类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抗病毒药如奥司他韦、祛痰药如氨溴索以及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具体用药需结合病原学检查和医生指导。
1、抗生素类:
细菌性肺炎首选抗生素治疗。阿莫西林适用于肺炎链球菌感染,头孢呋辛对革兰阴性菌有效,阿奇霉素可用于非典型病原体如支原体。使用前需通过痰培养明确敏感菌,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
2、抗病毒药物:
病毒性肺炎需针对性使用抗病毒药。奥司他韦对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有效,更昔洛韦适用于巨细胞病毒感染。早期用药可缩短病程,但需在发病48小时内启动治疗。
3、祛痰止咳药:
氨溴索能分解黏痰促进排出,乙酰半胱氨酸具有抗氧化和黏液调节作用。咳嗽剧烈时可短期使用右美沙芬,但痰多时需避免强力镇咳以防痰液滞留。
4、解热镇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可缓解发热和胸痛症状。使用时需注意剂量间隔,避免与其他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联用,肝功能异常者慎用对乙酰氨基酚。
5、辅助治疗药物: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仅用于重症肺炎合并炎症风暴时,需严格评估利弊。益生菌可减少抗生素相关腹泻,维生素D缺乏者适当补充可能改善免疫功能。
肺炎恢复期需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稀释痰液,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促进组织修复。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室内保持50%-60%湿度。症状缓解后应逐步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至胸痛消失。若用药3天后仍持续高热或出现呼吸急促、血氧下降,需立即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