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考虑使用米拉贝隆、托特罗定或索利那新等药物,但需在医生评估后选择个体化方案。药物干预需结合盆底肌训练、生活方式调整等综合管理。
1、米拉贝隆:
米拉贝隆是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通过松弛膀胱逼尿肌增加储尿容量,适用于急迫性尿失禁。该药可能引起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需密切监测。临床研究显示其可减少60%急迫排尿发作。
2、托特罗定:
托特罗定作为M受体拮抗剂,能抑制膀胱过度活动,改善尿频尿急症状。常见副作用包括口干、便秘等抗胆碱能反应。缓释剂型可降低血药浓度波动,提高用药依从性。
3、索利那新:
索利那新是高选择性M3受体拮抗剂,对膀胱收缩抑制效果显著。老年患者使用时需评估认知功能,长期用药者应定期检查残余尿量。该药与CYP3A4抑制剂联用需调整剂量。
4、雌激素制剂:
绝经后女性可考虑局部使用雌三醇乳膏,改善尿道黏膜萎缩。全身用药需权衡心血管风险,阴道给药可增强尿道闭合压。用药前需完善乳腺和子宫内膜评估。
5、去氨加压素:
去氨加压素适用于夜间多尿症患者,通过抗利尿作用减少夜尿量。需监测血钠水平,禁用于心衰及肾功能不全者。建议晚间给药以避免水中毒风险。
尿失禁患者每日应保证1500-2000ml水分摄入,避免咖啡因及酒精刺激。凯格尔运动需持续3个月以上才能显效,建议每天3组、每组10-15次收缩。超重者减轻5%体重可改善症状,咳嗽前交叉双腿能减少压力性漏尿。合并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便秘患者应增加膳食纤维。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血尿需及时泌尿外科就诊,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尿道中段悬吊术等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