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流清鼻涕打喷嚏可选用抗组胺药、减充血剂或中成药,常见药物有氯雷他定、伪麻黄碱、感冒清热颗粒等。药物选择需结合症状特点和个体差异,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1、抗组胺药:
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可缓解打喷嚏和流清鼻涕症状。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过敏反应,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合并感冒的情况。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嗜睡副作用,高空作业者慎用。
2、减充血剂:
伪麻黄碱能收缩鼻黏膜血管,快速缓解鼻塞流涕。该成分常与解热镇痛药组成复方制剂,高血压患者需谨慎使用。连续用药不宜超过7天,避免反跳性鼻充血。
3、中成药:
感冒清热颗粒或荆防颗粒适用于风寒型感冒,含荆芥、防风等成分可发散风寒。服药期间忌食生冷,出现咽痛黄痰时应停用。中药需辨证使用,建议咨询中医师。
4、解热镇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可缓解感冒伴随的头痛发热。这类药物与减充血剂常组成复方感冒药,需注意每日总量限制,避免与其他含相同成分药物叠加使用。
5、局部用药:
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能清洁鼻腔缓解刺激,适合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配合热蒸汽吸入可稀释鼻涕,改善鼻黏膜纤毛运动功能。这类物理疗法无药物相互作用风险。
感冒期间建议每日饮用1.5-2升温水,保持室内湿度50%-60%。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橙子。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症状。若出现持续高热、脓性鼻涕或耳痛等症状超过3天无缓解,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排除细菌感染可能。恢复期可进行八段锦等温和运动增强抵抗力,但需注意防寒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