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内壁黄垢可通过超声波洁牙、喷砂抛光、牙线清洁、漱口水杀菌、饮食调整等方式治疗。黄垢主要由牙菌斑堆积、色素沉积、口腔清洁不足、吸烟习惯、饮用深色饮料等因素引起。
1、超声波洁牙:
通过高频振动去除牙结石和深层牙菌斑,尤其适用于龈下结石。专业洁牙能清除器械难以触及的邻面及舌侧黄垢,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操作时可能伴随轻微牙龈出血,属正常现象。
2、喷砂抛光:
利用碳酸氢钠粉末高速喷射清除色素沉着,对茶渍、咖啡渍等外源性染色效果显著。该技术可恢复牙面光洁度,减少细菌附着面,但禁用于牙釉质发育不良或牙龈急性炎症期患者。
3、牙线清洁:
每日使用牙线清除邻面菌斑,弥补牙刷清洁盲区。推荐选用膨胀型牙线,遇唾液体积增大可更有效带出食物残渣。正确操作应呈C字形包绕牙面上下刮擦,避免暴力损伤牙龈乳头。
4、漱口水杀菌:
含氯己定或聚维酮碘的漱口水可抑制致龋菌繁殖,减少生物膜形成。建议在刷牙后使用,保持30秒漱口时间。注意连续使用含抗菌剂漱口水不宜超过2周,以免破坏口腔菌群平衡。
5、饮食调整:
减少红酒、咖喱等易染色食物摄入,食用高纤维蔬果如苹果、芹菜有助于机械摩擦清洁牙面。餐后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可中和酸性环境并冲刷牙面附着物。
日常建议选用含焦磷酸钠的牙膏抑制牙石再生,巴氏刷牙法配合45度角龈沟清洁。吸烟者需加强舌背清洁,儿童可进行窝沟封闭预防色素沉积。若黄垢伴随牙龈出血或牙齿敏感,需排查牙周炎或龋齿可能。长期饮用矿泉水地区居民可考虑定期涂氟增强牙釉质抗酸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