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皮肤病种类繁多,临床常见的类型超过50种,涵盖感染性、炎症性、免疫性、肿瘤性等不同病因。这类疾病主要累及生殖器及周边皮肤,部分可能伴随全身症状。
一、感染性性皮肤病:
由病原体直接感染引起,包括病毒性如生殖器疱疹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细菌性如软下疳杜克雷嗜血杆菌感染、腹股沟肉芽肿;真菌性如股癣红色毛癣菌感染;寄生虫性如阴虱病。这类疾病多通过性接触传播,典型表现为局部丘疹、水疱、溃疡或赘生物,部分伴有瘙痒疼痛。
二、非感染性性皮肤病:
包括炎症性疾病如浆细胞性龟头炎、闭塞性干燥性龟头炎;免疫性疾病如硬化性苔藓、白塞病;过敏性疾病如接触性皮炎;肿瘤性疾病如鲍温样丘疹病、阴茎鳞状细胞癌。这类疾病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慢性刺激等因素相关,临床表现多样,从红斑鳞屑到皮肤硬化、色素改变均可出现。
三、系统性疾病皮肤表现:
部分全身性疾病可表现为性皮肤病症状,如梅毒二期疹、艾滋病相关的卡波西肉瘤、糖尿病合并的外阴瘙痒症。这类表现往往提示疾病进展,需结合全身检查综合判断。
性皮肤病的日常护理需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选择透气棉质内衣,避免搔抓或使用刺激性洗剂。急性期应暂停性生活,伴侣需同步检查。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A、C、E。出现不明皮疹、溃疡或赘生物时,应及时就诊皮肤科或性病科,通过分泌物检测、病理活检等明确诊断。规范治疗同时需加强心理疏导,消除病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