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慢性阑尾炎患者无需立即手术,但反复发作或合并并发症时建议手术干预。处理方式主要有保守治疗、抗生素控制感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开腹阑尾切除术、个体化评估。
1、保守治疗:
无症状或轻度腹痛的慢性阑尾炎可优先选择保守治疗。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如低脂低纤维饮食、局部热敷缓解痉挛,配合定期超声监测炎症变化。若发作频率低且无化脓表现,60%患者可通过生活方式管理控制病情。
2、抗生素控制感染:
急性发作期需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联合甲硝唑,疗程通常7-10天。抗生素治疗适用于局部包裹性炎症患者,需配合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监测疗效。治疗期间出现持续发热或腹痛加剧需考虑手术。
3、腹腔镜手术:
年发作超过3次或存在粪石梗阻者推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该术式创伤小、恢复快,术后3天可出院,并发症发生率低于5%。术前需通过CT评估阑尾周围粘连程度,避免中转开腹。
4、开腹手术:
对于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或合并广泛粘连的患者,传统开腹手术更安全。术中可彻底清理腹腔脓液,降低肠瘘风险。术后需放置引流管3-5天,住院时间延长至5-7天。
5、个体化评估:
合并糖尿病、免疫抑制等基础疾病者手术风险增加,需多学科会诊。儿童及孕妇等特殊人群应优先考虑保守治疗,手术决策需权衡母婴安全。老年患者若心肺功能差,可选择CT引导下穿刺引流。
慢性阑尾炎患者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及腹部受压,推荐进行散步、瑜伽等温和运动。饮食上增加山药、南瓜等易消化食材,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术后康复期可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三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定期复查腹部超声观察回盲部情况,出现持续隐痛或排便习惯改变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