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全身酸痛的药物主要有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对乙酰氨基酚、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及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
1、非甾体抗炎药:
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炎症性疼痛,适用于关节炎、筋膜炎等疾病伴随的全身酸痛。胃肠道不适者需谨慎使用,长期服用可能增加心血管风险。
2、肌肉松弛剂:
盐酸乙哌立松可阻断神经肌肉接头过度兴奋,改善肌肉痉挛导致的酸痛,常见于腰椎间盘突出或运动损伤。可能出现嗜睡、乏力等副作用,需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
3、对乙酰氨基酚:
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痛觉传导,适用于轻度酸痛或发热伴疼痛,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肝毒性,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4克。
4、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等强效抗炎药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多肌痛引发的全身酸痛。短期使用需监测血糖血压,长期应用可能引发骨质疏松和感染风险。
5、抗抑郁药:
阿米替林等三环类抗抑郁药可调节神经递质,改善纤维肌痛综合征等慢性广泛性疼痛。起效较慢需持续用药2-4周,常见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因选择药物,避免自行联用多种镇痛药。配合热敷、适度拉伸可增强疗效,剧烈运动后酸痛可补充电解质。若酸痛持续超过1周伴发热、关节肿胀或夜间痛醒,需排查感染、风湿免疫性疾病等潜在病因。慢性疼痛患者建议结合认知行为疗法与规律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可改善血液循环并促进内啡肽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