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监护一般从怀孕32周开始进行。这项检查通过监测胎儿心率和宫缩情况评估胎儿健康状况,是孕晚期重要的产检项目。
胎心监护的具体时间可能因孕妇个体情况有所调整。高危妊娠孕妇如存在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胎儿生长受限等情况,医生可能建议提前至28周开始监护。普通孕妇若无异常情况,常规从32周起每两周进行一次胎心监护,36周后改为每周一次。检查通常在孕妇处于安静状态时进行,采用多普勒超声探头记录胎儿心率变化,配合宫缩监测仪观察子宫收缩情况,整个过程约需20-40分钟。
胎心监护能有效发现胎儿宫内窘迫、胎盘功能不全等问题。检查前应避免空腹或过饱,穿着宽松衣物便于操作。监护过程中如发现胎心率异常波动、变异减少或减速现象,需结合超声、生物物理评分等进一步评估。孕妇日常需注意胎动计数,发现胎动明显减少或消失应立即就医。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维持胎儿良好状态。